为克服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形成的弊端,加大教育管理改革力度,把广大教师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,真正做到学校以学生为主体,以教育教学为中心,根据学校的指示精神,结合我部实际,特制订班级自治实施方案。
一、班级自治的基本含义
班级自治,是指必须建立以班级教师和学生自治管理体系,确保学校教育管理的基础在班级,基本的目标和责任在班级,管理的基本权在班级,班级教师和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自主学习、自主管理、自主活动、自主教育、自主发展来实施教育活动。
二、班级自治的基本原则
1.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教学生、学生管理学生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。
2.凡是有利于学生发展,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,班级的活动就必须得到支持。
3.班级自治活动必须遵循自主学习、自主管理、自主活动、自主教育、自我发展的原则,确保学生天天有进步、人人有提高。
4.始终坚持表扬、激励为主,批评教育为辅,思想政治工作为首位的原则。
5.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、指导、帮组、协调班级活动,与学生共同研究,共同发展、共同提高。
三、班级自治的基本目标
1.班级自治活动必须针对学生成才目标,围绕理想、道德、学习、生活、做人、创造等主题展开活动,确保学生正确的培养方向,使学生人人成才。
2.班级自治主题活动贯穿于学生一日学习生活的始终,切实做到让学生“会学习,会生活,会做人,会创造,会共处”。
四、班级自治的主要内容及措施
(一)所有学生实行序号管理,座位、餐位、床位等各号统一,变座位时号不变。
(二)引导学生自主学习,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
1.建立若干自主学习小组,组与组之间互相评比、互相督促、互相挑战、整体提高。
2.积极推广江苏洋思中学“先学后教,当堂训练”课堂教学模式;努力探索符合我部学生实际的教学课堂模式;积极开展“教案改学案”实验与研究(原来的教案是以教师为中心,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,教案中写明教师教什么,学生学什么,一切从教出发,所有的教学生过程都是在教案中预先安排好的,学生必须围着教师转。而“学案”则是从根本上把立足点移过来,以学为本,从学生出发,为学服务,学生带着自学后的教学内容走向教师,教师只须精心导讲,重难点突破);认真落实“四清”工作。
3.课外成立多种“自主学习兴趣小组”,鼓励学生钻研课外知识,让有共同兴趣的同学组成如“电脑、生物科学探索、文学、法律、科技知识、艺术”等学习小组,根据其程度,可象征性颁发“硕士、博士”等学位,倡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创新。
4.建立班级自主学习考评标准,帮助学生完善“自主学习”监督机制,确保班级教学目标完成。
5.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(电影、电视、故事会、讨论会、文艺演出等)开展勤学教育,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,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
6.经常性的评选“自主学习模范”,通过宣传媒体(校报、宣传展板、广播)进行表彰和激励。
(三)、指导学生自主管理,让学生成为真正的管理者
1.学生自主管理必须始终以爱国主义教育、思想品德教育、养成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线,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国家的法律、法规。
2.建立自主管理组织,团委、学生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之外,其他组织如班委会、文学社、美术社、艺术社等在老师指导下,由学生组建,各类规章制度、公约、或章程,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。
3.自主管理必须贯彻“学生人人当干部”的原则,各类管理人员由班级选举产生,坚持“少数任期制,多数轮流制,重要岗位选举制”的选举原则。
餐厅管理:选举产生餐厅管理员、伙食管理委员会委员。
路队管理:选举产生路队长、路队监督员。
寝室管理:选举产生寝室长。
教室管理:选举产生班委会。
4.指导学生制定班级管理目标,确定班级每大周活动主题,以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(文体活动、科技活动、各类比赛、演讲等)促进管理。
5.指导学生建立自我管理评估机制,引导学生进行评比、检查,力求公正、公平、合理。
(四)、引导学生自主活动,教学生在快乐中成才
1.学生自主活动的计划、内容和方式,经班级讨论通过后,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,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、爱好,选择自主活动小组(文学社、美术社、体育运动队、协会、交流中心等)。
2.鼓励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。学生自主活动的内容包括:各种比赛、竞赛、演讲、文艺演出、户外活动、组织影评、书画展、小发明、小创造等等,但内容必须健康。
3.学生自主活动必须有详细的活动计划、明确的分工和要达到的基本目的,活动后有总结、有批评。
4.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自主活动,与学生一起娱乐一起组织。
5.学部有义务协调好学生自主活动的场地、器材、人员等方面的工作。
(五)、教会学生自主教育、让学生逐步走向成功
1.采用“自定目标、自我监督、自我激励、自我评估”四部循环操作法,引导学生自我教育。
制定个人成才目标、学期目标、月目标、本大周目标、日目标,力求科学、实用。
建立监督机制,有目的、有意识的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检查自己、监督自己。
营造学生自我激励的氛围,用警句、格言等合适的方式让学生自我激励。
指导学生学会自己评价自己。
2.通过家长、学校、专家、学者、英雄模范、学生榜样等人和事的现身说法,经常性的读名著、诵名言,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。
3.通过师生每天的日记交流,真实地记录学生成长的每一天。
五、学部教育管理人员、班主任在班级自治管理中的作用和要求
(一)作用:
1.根据学校教育教学总目标,把握班级自治的大方向。
2.督导、检查、帮助班级自治的开展评估班级自治效果。
3.为班级自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,做好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。
4.教育管理人员是班级自治的领头人,指导员,学生是“主角”,老师是“导演”。
(二)要求:
1.教育管理人员必须遵循教育规律,贯彻党的教育方针。
2.教育管理人员必须解放思想、大胆创新。
3.教育管理人员必须广泛参与、全身心投入到班级自治活动中去。
4.教育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,高标准完成教学任务。
5.教育管理人员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,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,着眼于让每名学生每个学期均有明显的进步。
6.教育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性地研究新问题,及时调整工作思路,改进工作方法。
六、班级自治实施阶段
(一)准备阶段
1.自上而下进行动员,提高思想认识。
2.分层进行培训。
3.各班级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,并交年级组、学部进行讨论。
(二)试行阶段
1.确定试点班级、实验课题。
2.边实施,边完善,边总结。
(三)总结推广阶段
|